{{exchange.chiyouhuobi}} = {{exchange.duihuanhuobi}}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 内容

一根弦让过桥风吹得更远

2020-11-18 18:26:35   来源:东兴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
       “相爱把衣服赠送,回家撒谎骗爹娘,今天过桥遇大风,风吹了风吹了,衣服被吹上了天空。”11月7日,在北京星光大道录制厅内,身穿一袭白色京族长袍的独弦琴艺术非遗传承人赵霞,左手轻拨独弦琴长弦,右手拈动瑶柱,将九腔十八调的古老京族歌曲《过桥风吹》演绎得百转千回。

       独弦琴特有的泛音,令这曲京族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更为醉人。录制厅内,观众安静不语,细细聆听赵霞指尖下的音符。“一弦出百音,独弦可成曲,这是独弦琴最有魅力的地方。”赵霞说。

赵霞在独弦琴培训基地教学

       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苏春发处,笔者了解到独弦琴是京族先民受桅杆的绳索、橹与船的摇摆碰击发声启迪,模仿制作出独弦琴这一古老乐器。独弦琴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盛行于唐朝,在我市京族三岛间流行。明代时期,独弦琴传播至东南亚各国,并传承了数百年之久。但这门独特的京族民间艺术曾经没落,甚至差点失传。

       “40 年前,巫头、氵万尾、山心京族三岛会弹独弦琴的,掰着一个手的指头都能数得清。”回想曾经濒临失传的独弦琴,年逾花甲的苏春发唏嘘不已。

       无独有偶,赵霞告诉笔者,2006年10月她收到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歌》大型民歌盛典晚会邀约的时候,也有找过其他会弹独弦琴的人,但那个时候在整个东兴市会弹独弦琴的,确实很少。

同学们在华侨学校开展的独弦琴培训班上课

       “以前,京族群众引以为豪的独弦琴,弹的人少之又少,快失传了。后来经过政府的扶持,还有传承人的努力,独弦琴名声远扬,学弹的人越来越多!”东兴市京族学校校长林辉爵欣慰地说。

       近10多年来,文化建设不断进步,文化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视,在人力和物力上不断加大投入,独弦琴再也不孤独,京族文化传承后继无忧。在东兴,村委会、学校、培训基地、文化站……越来越多的地方成为乡村文化活跃的热土。独弦琴等民族乐器走进了课堂,也在剧场里吸引了很多观众。

       “自从教科局给我们学校置办了一批独弦琴,我们就开展了独弦琴社团,开有两个班级,共有60多名学生。今年,我想再开多一个班级,让我们更多的孩子来学习和感受独弦琴的魅力。”东兴市华侨学校教师韦娟娟说。

韦娟娟在华侨学校开展的独弦琴培训班指导学生弹奏独弦琴

       像韦娟娟这样的校园京族文化传播者,在东兴市还有很多。据了解,为更好地研究、保护、传承京族文化,从2016年开始,东兴市每年都会组织开展针对该市艺术教师的京族舞蹈、原生态民歌、独弦琴公益培训班,每期会有20多名教师参加培训,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实施艺术课程能力。教师学成后,将京族文化的“种子”再“播种”到校园,起到了“教会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让京族文化在青少年中传承与发扬。

       今年6月3日,防城港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7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的《防城港市京族文化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了关于京族文化,包括京族民歌、京族舞蹈、独弦琴艺术等传统艺术传承保护的法律法规。这标志着独弦琴、喃字等京族文化保护有法可依。

       如今,京族独弦琴的艺术传承早已在当地遍地开花,京族独弦琴艺术在传承过程中,注入了属于个人、属于时代的鲜明认知。

举报